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·莱文森曾提出“补救性媒介”和“人性化趋势”的媒介理论,他认为一切媒介都是补救性媒介,弥补过去媒介的不足,使媒介更具人性化。微信传播平台具有自身的特点,弥补了纸质媒体所不具备的某些功能,更具人性化,在某些方面更能满足个体需求。现从传播学中的传受关系、传播内容、传播渠道、传播模式等方面,具体阐述微信传播较之纸媒传播的差异。
(一)传播渠道:手机VS纸张
传播渠道是传播内容的载体。微信传播渠道为智能手机,纸媒的传播渠道为纸张。手机传播由于移动终端的轻巧便利,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登录微信查看推送消息以及发布与转发信息,这使得微信传播更便捷高效。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,微信以智能手机为载体,在传播渠道上占有先天优势。而纸媒以纸张为载体,纸张本身具有一定非便利性。
首先,读者要想看报纸必须事先订阅或者去书报亭购买,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付出金钱还要付出时间和精力。其次,报纸本身具有一定的面积,携带翻阅都不如手机便利。翻阅完毕后,因其保存不便,所以多为一次性阅读,而手机媒体通过网页链接可以满足多次阅读的需求。作为传播渠道,从接近渠道到随后接收信息,报纸都与微信相差较远。
(二)传受关系:双向及时VS单向滞后
微信公众号的主打广告“再小的个体,也有自己的品牌”,是对个人出版最通俗的阐述。微信公众号首先具有“零进入门槛”特性,任何一个个体只要有传播的欲望,都可以申请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,可以在公众号上推送自己的文章,他人也可以通过关注该公众号来查看推送的文章。据统计,目前微信平台已经有上千万公众号,既有普通个人和自媒体所创建的(这一部分公众号代表的是个人出版模式),也有各种机构组织创建的公众号(这部分公众号代表的是组织机构出版模式)。个人出版与组织机构出版共生,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,读者在其中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。除此之外,微信传播中可以即时互动,读者对内容作出评价,编者可以及时做出回复。编者和读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,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属于双向传播。
与微信传播不同,有刊号的纸媒传播都是有组织机构背景的传播,个人出版几乎没有生存的土壤,即使有读者投稿也得经过编辑把关。编者与读者之间长期处于一种“你写我看”的关系,这种单向度的传播关系,让普通读者很少有机会通过纸媒发出自己的声音。虽然说纸媒也设置读者来信等互动机制,但这些互动机制基本处于滞后的状态,读者的意见并不能够及时得到回复。“人人都是麦克风”的设想,在目前纸媒传播中是无法实现的。
(三)传播内容:多样VS有限
从内容形式上来看,微信传播融合了文字、图片、声音、视频、H5 页面等几种形式,几乎涵盖了受众阅读信息的所有方式。多种传播形式可以同时调动阅读者的眼耳达到感官的平衡,让内容更加形象化,受众更容易理解。传统纸媒传播,一般只包含文字和图片两种形式,所以在感官吸引力上,纸媒传播远不及微信。
从内容种类上来看,微信公众号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:新闻类、服务类、养生类、衣着类等。纸媒发展至今,虽然也有党报、专业性报纸、服务性报纸等不同类别,但与微信公众号相比纸媒的内容涵盖范围窄得多。由于目前国内的报纸分门别类并不是很完善,不可能像微信公众号一样精细,所以广告商想要的精确广告投放,也越来越难在纸媒上有理想的实现模式。
(四)传播模式:网状VS单向
微信传播具有“病毒式”点对点的精准传播特性,其传播形成网状结构:公众号点对点地推送消息,关注此公众号的用户,可以通过客户端查看这些消息。这种点对点的推送方式,减少了其他噪音的干扰,可以带来类似于人际传播的感受,用户体验度更好。对于接收到的信息,用户又可以将链接转发给好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,形成一种病毒式网状的传播结构,形成巨大的传播能量,信息的传达效率大大提高。
传统纸媒传播属于一点到多点的大众传播模式,但是这种传播多属于一次性传播,即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为一次传播过程的结束,接受者一般不会再向其他人传播此信息。传播模式的不同,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传播范围,在告知这一功能上报纸常常会逊于微信。目前很多消息或者话题,都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得到广泛传播的。微信作为一个巨大的自媒体平台,其交互式传播和传播范围都是纸媒无法达到的。
微信等新兴传播平台已成为炙手可热的社交媒体,有其可借鉴和可资利用的方面。纸媒机构要做强做大,一是打造强大的传播力,二是找到商业模式,形成能支撑传播的经济实力。